"你最近工作怎么樣?"
“唉,老板畫的大餅,遲遲不兌現(xiàn)。”
老朋友小趙一邊擼貓,一邊嘆了口氣。
“想換工作,但也不知道該干啥,反正壓力山大。”
聽著他的吐槽,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些新興副業(yè),很多年輕人早已悄悄開辟第二條收入來源,不知不覺中,賺得比主業(yè)還多。
刷朋友圈時,你有沒有羨慕過那些照片精美、文案治愈的人?其實,現(xiàn)在有不少人專門在朋友圈賣圖片,無論是風(fēng)景、人像還是可愛的寵物照,都有人愿意花錢買。

小米是一名攝影愛好者,原本只是隨手拍照發(fā)朋友圈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有人愿意花錢購買她的照片,一張10-50元不等。一年下來,光是賣照片就賺了幾萬塊。
很多人日常壓力大,找不到傾訴對象,這就催生了情緒發(fā)泄陪聊服務(wù)。
分享一個真實案例,小李是個性格溫和的人,之前做客服,后來在某平臺注冊了傾訴師,每天用1-2小時陪人聊天,每單收費30-100元不等,月入輕松破萬。
現(xiàn)在很多年輕人養(yǎng)寵,但因為工作忙,遛狗、照顧寵物成了難題,于是催生了寵物遛狗、寄養(yǎng)等服務(wù)。
阿杰是個動物愛好者,平時喜歡和狗狗玩,他在本地的寵物社群接單,幫別人遛狗,一次30-50元,周末還能做短期寄養(yǎng),一天100元左右。月入比上班還多。

別誤會,這里說的虛擬戀人不是不正當(dāng)行業(yè),而是專門提供線上陪伴,比如陪人打游戲、發(fā)早安晚安、情感鼓勵等。
情緒消費崛起,很多人喜歡買一些治愈系小物件,比如手工皂、香薰蠟燭、DIY手串等。如果你有手工藝技能,可以在社交平臺分享制作過程,增加粉絲黏性,再通過直播、短視頻引流。

AI技術(shù)越來越強(qiáng),現(xiàn)在很多人靠AI工具接單,比如AI繪畫、AI寫作等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m.10010game.cn/mfwz/1470.html 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,禁止轉(zhuǎn)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