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盯著618購物車準備采購新風扇,5月中旬掛在購物車的那款售價199元,等到18號,我點開一看竟?jié)q到了239元。我查了歷史價格,對比年初和5月初,漲幅高達20%。不只風扇,服飾、電器、家居用品在618當天也呈現(xiàn)漲價狀態(tài)。
昨天過的真的是如履薄冰,最后什么都沒買,我又問了一圈同事還有朋友,每個人都說經(jīng)理差不太多。
參與618的小商家漲價最明顯,價格常高于年初甚至大促前,主流美妝、鞋服品牌折扣幅度不大,大多是通過平臺9折券吸引消費者,而商品本身沒降價。反而一些沒拿到補貼、預算有限的商家直接退出活動,價格保持不變甚至上漲。在大促前搶流量熱度后才出手,成了不參加、不降價、等風口過后再銷售的策略。
不少商家為爭取平臺補貼,將商品標價壓低,再通過補貼券吸引下單。一旦補貼失效或撤回,價格會被迅速調整回原始水平。記者看到有店鋪在618中途取消平臺補貼,導致價格跳漲。即使平臺加強監(jiān)控鎖定報名價格與歷史價格差異,但仍有漏洞讓商家選擇中場跑路。
有家3C店在618期間主動撤回部分商品補貼申請,很快平臺便不再給予流量推薦,銷量反而變穩(wěn)但不爆。他們的做法是對沖補貼成本和利潤空間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無法平衡就會退出活動。他們擔心“破價”導致長期利潤下降,而平臺流量還在,寧可穩(wěn)住客單價。
商家定價與促銷策略屬于經(jīng)營決策,不涉及稅務,但虛假宣傳或價格欺詐可能引起風險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m.10010game.cn/mfwz/2089.html 未經(jīng)授權,禁止轉載。